细胞器的发现
19世纪,高质量消色差浸液物镜的出现,使显微镜观察微细结构的能力大为提高。19世纪70年代,德国物理学家、光学家Ernst Karl Abbe奠定了显微镜成像的古典理论基础。以后随着显微镜本身结构发展的同时,显微观察技术也在不断创新。1850年出现了偏光显微术,1893年出现了干涉显微术,1935年荷兰物理学家Frits Zernlke创造了相衬显微术。进入二十世纪.光电子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,1933年德国物理学家Ernst Ruska和Max Knoll证实了电子显微镜放大成像的可能性,从而制成了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(transmission ekctron micmscope,TEM),突破了光学显微镜分辨极限。然后,1935年Max Knoll首先获得硅钢材料的表面电子扫描照片,1965年剑桥大学教授Sir Charles Oatley根据德国应用物理学家Mttarred von Ardenne 1938年的研究成果,生产了第一台扫描电子显微镜(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,SEM)并走向市场。1981年IBM苏黎世实验室的Gerd Binnig和Helnrich Rohrer根据Erst Ruska的理论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(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,STM),其特点是具有原子量级高分辨率,并可在大气、真空、溶液等环境下实时地得到真实空间中导电物体表面的三维图像。1986年Ernst Ruska、Gerd Binnig和Heinrich Rohrer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。随着显微镜制造和显微观察技术的迅速发展,为发现细胞器并研究它们的分子结构不断地提供有效的工具。1880年,德国生物学家Rudolf Albrecht von Kolliker首先观察到细胞内细小的线状结构,1882年德国细胞学家Walther Flemmlng称之为“fila”,1892年德国病理学家Richard Altmann描述为“bioplasts”,1897年德国医生Karl Benda命名为线粒体。1883年.法国植物学家Andreas Franz Wilhelm Schimper观察到高等植物细胞的叶绿体,在此基础上.1905年俄罗斯植物学家Konstantin Mereschkowsky提出了线粒体的内共生起源理论。1888年.德国动物学家Theodor Heinrich Boveri发现细胞的中心体(centrosome)。1895年,德国生理学家Charles Ernest Overton提出假设认为细胞膜由脂质分子组成,具有半透性。1898年,意大利医生Camill0 Golgi发现高尔基器。1945年.加拿大细胞学家Keith R.Porter、比利时生物学家Albert Claude和Ernest F.Fullam共同发现内质网。1952年,罗马尼亚美国生物学家George Emil Palade观察到细胞的线粒体。1954—1959年,比利时细胞学家Christian de Duve发现过氧化物酶体(perOXlsomes)和溶酶体(lysosome)。1958年,罗马尼亚一美国生物学家George Emil Palade发现粗面内质网表面附有富含RNA的颗粒,1958年Richard B.Roberts命名这些颗粒为“ribosome”(核糖体)。来源:中国微生物菌种网 www.bnbio.com
栏目分类
- SKEB中文网
- VTHO中文网